今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防灾减灾日主题为“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5月12日至18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5月12日,四川省2025年防灾减灾宣传周启动仪式在四川省绵阳市举行。省、市、县相关部门(单位)、消防救援和森林消防等应急救援队伍及学校师生、志愿者、媒体代表等参加此次活动。启动仪式以主题展示、科教活动、趣味课堂、全民宣教、科技互动等内容为矩阵,采用“会+展”形式,现场设置防灾减灾主题展示区、应急逃生演练区、数字科技防灾减灾展示区、防灾减灾科普互动体验区、防灾减灾应急装备展示区等5个展示区,为提升群众主动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营造浓厚氛围。
聚焦“现场”:多形式活动共筑安全防线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我们是对党忠诚的应急人;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我们是纪律严明的应急人……" 激昂的旋律响起,这首充满力量的歌曲,如同一面旗帜高高扬起,正式拉开了四川省2025年防灾减灾宣传周主场活动的帷幕。
据悉,主场活动包含了情景剧视频展演、网络达人公益视频宣传、发放防灾减灾应急包、各行业领域代表集体倡议、参观主题展示区等内容。一系列环节将知识性与趣味性深度融合,旨在全方位提升公众防灾减灾意识与自救互救能力。
活动现场播放了网络达人牛钰的公益视频宣传,她以自身经历为切入点,讲述在面对困境时坚韧不拔的精神,巧妙将防灾减灾知识融入日常生活中。“牛钰的公益宣传视频特别有感染力,我们准备把视频引入社区科普课堂,向辖区居民普及防灾减灾知识。”一位在场的观众说道。
在活动现场,公安民警、消防员、医护人员、教师、学生、应急抢险队员、环卫工人、社区网格员、护林员等代表共同发布防灾减灾安全倡议,践行 “最先一公里”对“最后一公里”负责的闭环原则。各行业代表结合自身职业特点和主责主业,以坚定的承诺展现全社会共筑防灾减灾防线的决心,助力构建全覆盖的宣传教育网络,推动防灾知识走进千家万户,切实打通防灾减灾救灾 “最后一米”。
“今年的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创意很好,既融入了文艺元素,也在寓教于乐中汲取到了应急避险知识,将宣传教育与亲身体验相结合,这种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才是我们所需要的。”一名在场观看安全科普节目的群众说道。
五大“展区”:应急安全知识的多元殿堂
防灾减灾教育馆的科普大篷车“馆馆巴士”出现在防灾减灾科普互动体验区,“馆馆巴士”在现场进行了群众性自救互救展示,通过设置闯关游园活动,展示科普盒子等形式,变身应急科普内容“移动教室”,让大家以亲身互动的方式,提升了面对突发灾害时的自救逃生能力。
在防灾减灾应急装备展示区,主要展示了全省应急救援力量的设备设施、应急产业装备、应急管理前沿技术和科技装备。包括抢险救援车、通讯指挥车、卫星通信无人机、消防车等大型应急救援装备。这些大型应急救援装备直观地向公众传递了“科技减灾”的理念,也增强了面对灾害时的信心与安全感。
在四川省2025年防灾减灾宣传周的活动现场,五大“展区”各具特色,成为宣传应急安全知识、展示科技防灾成果的前沿阵地,从应急逃生演练到数字科技应用,从科普互动体验到应急装备展示,全方位、多层次地为公众呈现了防灾减灾的重要意义与实用技能。
据悉,在今年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将围绕 “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 主题,开展四川省 2025年“5・12” 抗震救灾演练,会同教育厅组织全省中、小学校开展应急避险演练,会同省委社会工作部动员全省志愿服务力量积极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志愿服务活动,开展防灾减灾救灾法治宣传活动和全省防震减灾科普作品大赛等。这些活动涵盖演练、应急科普、志愿服务、法治宣传、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为提升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赋能。